New Page 1
中国联通(600050)上市定位分析
天力投资
新股小组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本次上市流通
|
总股本
|
发行价
|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
|
600050/003050
|
中国联通
|
27.50亿
|
196.96亿
|
2.30元
|
1.85元
|
发行市盈率
|
中签率%
|
主承销商包销
|
主承销商
|
上市推荐人
|
上市日期
|
20.23倍
|
2.75
|
6165万
|
中金公司
|
中金公司
|
10月9日
|
主营业务:经营持有的联通红筹公司、联通运营公司控股权。
|
l
投资机会
1. 联通运营公司具有覆盖全国、统一先进的电信网络,公司控制的联通运营公司经营移动通信、国际国内长途通信、数据通信和互联网及寻呼等综合电信业务,具有综合运营的优势;
2. 独家经营CDMA业务 ,CDMA技术具有频率利用率高、通话质量好、数据传输能力强、保密性强、辐射小等优点,并具有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的优势。联通运营公司在12省独家租赁经营CDMA业务,可以向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3. 公司控制的联通红筹公司已于2000年6月在香港、纽约两地上市,联通红筹公司为公司提供了境外融资渠道。
l
投资风险
1. 联通运营公司是一家新兴电信运营商,在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及客户资源等方面与传统运营商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市场地位有待提高。
2. 联通运营公司的网络建设在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网络覆盖水平仍有待提高。此外,联通运营公司尚不具备足够的接入网资源,这影响了联通运营公司PSTN长途电话、IP电话、数据通信及互联网等业务的发展。
一、
行业分析
(一)概况
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增长迅速,据信息产业部公报,2001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下表为中国电信业近三年的主要相关数据:
12月31日或截至该日止年度 年复合增长率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1999-2001年
电信业务收入(亿元)…………………… 2,432
3,074 3,572
21.2%
固定电话用户(万户)……………………
10,884 14,512
18,039
28.7%
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8.6%
11.4% 13.9%
移动电话用户(万户)…………………… 4,324
8,526
14,480
83.0%
移动电话普及率…………………………
3.4% 6.7% 11.2%
互联网用户(万户)……………………… 301
1,602 3,600 245.8%
互联网普及率……………………………
0.2% 1.3%
2.9%
(二)移动通信
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移动通信业务增长迅速,移动电话用户由1994年底的157万户增加至2001年底的
14,480万户,年复合增长率为90.9%。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
(三)国际国内长途通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长途话务量取得稳定增长。由于大用量客户越来越多地使用国际出租线路
,国际长途话务量的增幅相对较低。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年复合增长率
1999
2000 2001 1999-2001
国内长途去话(亿分钟)………………… 588.7 685.4
811.7 17.4%
国际及港澳台长途去话(亿分钟)………
19.0
17.6 20.9
4.9%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四)数据通信
我国的数据通信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总收入由1999年的46.5亿元增至2001年的13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7.8%。
(五)互联网
我国的互联网业务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互联网用户数由1999年底的301万增加至2001年底的3,600万,但普及
率仍较低。我国互联网市场迅速壮大,其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
需要使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电信服务;二是互联网接入终端(主要是个人电脑)价格和上网费用不断下降,使越
来越多的人在经济上可以承受互联网服务的费用;三是电子政务、网上教学、电子邮件等应用已逐渐深入到日
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
目前,制约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骨干网带宽、接入能力等资源的限制和用户所需应用的匮乏。国内几家
互联网骨干运营商正在利用光缆、无线等多种技术手段建设骨干传输网络及用户接入网络,用于向大用量客户提
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此外,与互联网相关的其他服务,如各种信息、应用服务、网上广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
务等也正在我国迅速崛起。
(六)寻呼
我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寻呼用户群。自1984年寻呼业务引入我国以后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由于受到移动
通信和其他电信服务的替代,寻呼用户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并于2001年起出现负增长。
(七)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集团固定资产投资约2,648.0亿元,比2000年增长15.3%。投资力度的加
大,加快了基础传输网、各种业务网以及支撑系统的建设步伐,通信能力不断增强。
2001年底,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15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30%,其中长途骨干光缆达40万公里。长途电话交换机
容量新增70万路端,达到619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3,917万门,达到2.2亿门。2001年底全国移动通信交换
机容量新增9,000多万户,达到2.4亿户。
我国在基础电信领域形成了中国电信、联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6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展开竞争的局面。增值电信业务向社会放开后,目前我国已有数千家增值电信业务运营商
。
二、公司分析
1.
公司基本情况
1994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联通集团)成立。联通集团的设立打破了我国基础电信业垄断经营的格局,在电信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促进了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八年来,联通集团建成了纵横全国、连接世界的宽带光纤传输网络,形成了覆盖全国的GSM和CDMA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国际国内长途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无线寻呼等各项业务取得高速发展,成为我国经营综合电信业务的国家重点骨干企业。2001年联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9.8亿元,净利润35.5亿元,2001年底总资产达到1861.7亿元。目前联通集团移动电话用户突破5000万户,用户规模跃居全球第三位。
2000年2月联通集团在香港设立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通红筹公司”),将其所属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12个省(区、市)的GSM移动通信和全国的长途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及无线寻呼等优质资产注入。2000年6月在纽约和香港同时上市,募集资金56.5亿美元,成为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进入全球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史上的前十名。一年后破格列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联通集团以其持有的联通红筹公司股权在境内设立了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通过对联通红筹公司的实质控股,经营移动通信、长途通信、数据通信与互联网、无线寻呼等综合电信业务。
中国联通各项业务迅猛发展,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1999年以来,中国联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9.4%,2001年达到290.3亿元;净利润年均增长546%,2001年达到16.7亿元。公司经营的电信业务逐步从单一的GSM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业务扩展到130GSM移动电话、133CDMA移动电话、如意通、联通在信、193长途电话、17910IP电话、165互联网、联通寻呼、综合VPN、呼叫中心、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等多种业务,综合电信业务优势不断体现。
中国联通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12个省(区、市)同时经营GSM和CDMA移动电话业务,移动电话用户高速增长。截至2002年6月30日,中国联通GSM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313.3万户;CDMA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3.6万户,公司移动电话市场占有率约占服务地区的30%。
目前,中国联通是国内唯一经营CDMA的电信运营商。CDMA技术具有通话质量好、保密性强、电磁辐射低、数据输速率高等技术优势,使中国联通得以开发有别于GSM移动通信服务的更高质量的移动通信业务,向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CDMA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力,对中国联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CDMA技术频率利用率较高,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更大的网络规模,所需基站相对较少,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CDMA的技术优势,可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中、高端用户。
中国联通自1999年陆续推出国际国内长途通信业务以来,取得显著发展。截至2002年6月30日,PSTN长途电话网络已在321个地市开通,IP电话网络已在337个地市开通。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上半年国际国内长途去话通话时长分别为0.7亿分钟、9.3亿分钟、64.1亿分钟和57.1亿分钟。
中国联通积极把握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契机,大力推进数据通信业务,不断开发电子商务服务。自2000年开始为用户提供ATM、FR等网络承载、统一接入服务,目前已扩展至297个城市。165互联网拨号上网业务已在299个城市开通,上网用户443.3万户;在271个地市开通专线接入服务,专线用户超过1万户。
中国联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线寻呼网和最多的寻呼用户群,用户达2368.1万户,是全球最大的寻呼服务运营商。中国联通在大力发展传统寻呼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信息寻呼、呼叫中心和虚拟呼叫等新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综合业务优势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除西藏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有竞争力的长途光纤传输网络,通达我国319个地市。截至2002年6月30日,该网络总长9.6万公里,包括约2.9万公里的省际光缆和6.7万公里的省内光缆。
1001客户服务系统是中国联通综合电信业务的统一客户服务平台,适应不同层次客户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向客户提供周到服务。对客户服务要求,实行“首问负责制”,通过闭环、规范的处理流程,保证客户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限内得到答复。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销售服务网点达到5万余个,为用户办理各种电信业务,提供查询、投诉、收费等服务。同时,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大客户服务队伍,为集团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推出了“一台清、一单清”等方便客户的服务项目,客户在一个柜台就能得到所有业务服务,用一张帐单便能支付中国联通提供的各类电信业务的费用。
2005年中国联通各项主要业务经营目标力争实现:移动电话用户市场占有率达到35%;国际国内长途电话业务量、互联网用户市场份额达到20%;无线寻呼业务保持用户市场占有率的绝对优势。
2.
发行人上市前股本结构及各类股东的持股情况
1、公司上市前的股权结构见下表:
发行后
股数(万股) 比例
国有法人股
1,469,659.6 74.6149%
社会公众股
500,000.0 25.3851%
其中:本次上市流通股份
275,000.0 13.9618%
一般法人投资者持有股份(锁定期6个月)173,200.0
8.7934%
战略投资者持有股份(锁定期12个月) 25,900.0
1.3149%
战略投资者持有股份(锁定期18个月)25,900.0
1.3149%
合计 1,969,659.6
100%
2、上市前,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见下表: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股)
持股比例
1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14,693,996,395 74.6017%
2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61,647,775
0.3130%
3 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49,512,860
0.2514%
4 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4,339,285
0.2251%
5 上海久事公司
35,168,000
0.1785%
6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35,159,363
0.1785%
7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5,114,000
0.1783%
8 万向集团公司
35,075,000
0.1781%
9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026,000 0.1778%
10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35,000,000 0.1777%
1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35,000,000
0.1777%
12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35,000,000 0.1777%
13
广州华南通信投资有限公司
35,000,000
0.1777%
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5,000,000
0.1777%
15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35,000,000
0.1777%
16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
35,000,000
0.1777%
17
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
35,000,000
0.1777%
18
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
35,000,000
0.1777%
三、
募集资金投向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收购联通集团持有的联通BVI公司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中国联通持有的联通BVI公司的股权比例将上升至73.83%。
四、市场定位分析(以下业绩取自2002年中报,市价取自2002.10.08)
1、
中金承销个股比较
|
宝钢股份
|
中海发展
|
中国石化
|
招商银行
|
中国联通
|
股本股价
|
10.08日股价[元]
|
4.23
|
6.16
|
3.40
|
10.00
|
|
流通股[万股]
|
187700
|
35000
|
280000
|
78745
|
275000
|
总股本[万股]
|
1251200
|
332600
|
8670244
|
570682
|
1969660
|
盈利能力
|
每股收益[元]
|
0.11
|
0.08
|
0.05
|
0.16
|
0.05
|
净资产收益率[%]
|
4.87
|
4.06
|
3.18
|
5.68
|
3.70/2.54
|
主营收入利润率[%]
|
22.69
|
27.84
|
18.12
|
30.16
|
53.94
|
净利润率[%]
|
2.87
|
11.66
|
3.20
|
0.584
|
5.30
|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次/年]
|
1.09
|
1.57
|
0.82
|
0.79
|
1.20
|
速动比率[次/年]
|
0.70
|
1.45
|
0.47
|
0.79
|
1.10
|
资产负债率[%]
|
50.84
|
29.46
|
55.41
|
90.86
|
43.40
|
公司实力
|
总资产[亿元]
|
562
|
87
|
3716
|
3131
|
1249
|
净资产[亿元]
|
276
|
61
|
1418
|
161
|
363
|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
151
|
21
|
1406
|
44
|
174
|
净利润[亿元]
|
13
|
2.5
|
45
|
9
|
9
|
注:粗体数据为发行后数值
从股本比较分析:
中国联通的流通股高达50亿股,本次流通27.5亿股,与中石化流通股为28亿股,宝钢的流通股为18.87亿股,即联通的流通股最大。
从获利能力比较分析:
公司中期每股收益为0.05元,2001年每股收益为0.11,较宝钢及中石化有50%-100%的差距,但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较它们高100%,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仍有较强的获利能力。
从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本次募集资金后资产负债率降为43.4%,但公司未来几年仍处于投资高峰期,资本支出较大,而短期内股权融资已较难,因此期资产负债率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
从资产实力比较分析:公司的2002年中中期净利润为9亿元,与招商银行基本相当,发行后总资产为1249亿元,净资产为363亿元,总体实力较强。
根据天力新股定位模型,该股上市定位在3.70—4.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