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连华融、深圳政府 ST中华重组事关重大
http://business.sohu.com/
|
[ 宋建华 ] 来源:[ 证券日报 ] 机构:[ 南方证券 ]
|
3月18日,ST英达(相关,行情)(000030)负责人及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在深圳一致表示:ST中华(相关,行情)的资产重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表示,下一步重组的时间紧、任务重,双方将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把ST中华扭亏作为今年重组的主要目标。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在3月13日拍卖会上,通过竞拍以每股0.36元的价格正式获得ST英达持有的65,098,412股的ST中华A股法人股,从而成为ST中华的第一大股东。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成功重组渝钛白(相关,行情)并使之获得新生后,资产管理公司重组概念的ST中华近期亦引人瞩目,由华融介入重组的ST中华能否如渝钛白一样浴火重生,不少人正拭目以待。可以说,华融对ST中华的重组,这才正式拉开帷幕。对此,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ST中华的重组的成功与否事关重大。作为世界第二大自行车出口制造商,国内最大的自行车及其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中华担负着大量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一旦重组不成功,相信将面临破产的边缘。随之而来会出现很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大量职工的失业问题、股民的巨大的损失等等。所以无论是深圳市政府还是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都非常看重ST中华的重组,相信他们都将不遗余力地推动这次重组。
第二,ST中华的重组是深圳本地股重组的关键。过去深圳本地股重组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各个公司纷乱的巨额债务担保链涉及面广、影响深。以ST中华为核心就构成了一个涉及深圳市6家上市公司资金互相担保链,包括ST英达、ST特力(相关,行情)、PT金田(相关,行情)、深石化(相关,行情)、深纺织(相关,行情)和深深宝(相关,行情)6家公司。其中ST英达就对ST中华的贷款担保数额达到12.475亿元。所以,如果ST中华重组不成功则会导致担保链断裂,将严重威胁相关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而ST中华重组成功是这些公司自己重组成功的关键,同时也为其他有类似情况的深圳本地股重组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三,ST中华的重组难度很大,需要创新性的重组方案。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重组的渝钛白不同的是,ST中华除了有23.74亿元的债务和高达99.3%的资产负债率外,它的主营业务还很难直接担负起重生的要求,报表显示,其主营业务连续5年亏损。所以,华融虽然表明了成功的决心,“把深中华重组做成一个精品工程”,但同时表示这将是一个“困难工程”。
由于ST中华涉及的债权人很多,拿出一个让所有债权人满意的重组方案将很不容易,但相信华融尚未公开的重组方案将首先考虑债务重组的成功,无论采用债转股、对部分债务实施减免、利息减免等措施,都必须先将债务缩减和明确。之后可能还需要更优质的资产的注入。这无疑将需要深圳市政府的直接支持。
如果ST中华2002年度再继续亏损,它将直接退市。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估计ST中华将成为深圳市本地股重组的一面旗帜,值得大家关注。
|
2002年3月26日11:16 |
内容相关文章 |
|
作者相关文章 |
|
|
|
个股资讯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