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市场跌势不止,资金运作趋向短线化,"科技概念"技术性的反弹动力不能持久,那么多方会不会轻易放弃对长期均线的争夺?投资者对五月的调整,一时似乎多空争议颇多,海通证券研究所胡祖刚的分析文章谈到的三个观点,我们可做一个参考。
海通证券研究所胡祖刚:指数连收阴线,市场跌势不止,中线调整趋势基本确立,半年线以下所有中短期均线全部被击穿,前期维系指数的三角形整理形态亦被一举打破,不过,从种种迹象表明,此次调整初期尚有回旋余地,多空力量的争夺将令走势出现反复,指数有望在构筑发散形态的首个底部后出现弱势反弹。
多方不会轻易放弃对此长期均线的争夺
由于上半年的反弹根本没有触及年线位,因此中线存量资金并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套机会。上证指数(相关,行情)迄今基本围绕60月线展开争夺,对5年牛市进行调整的基调非常明确。也正因为如此,多方不会轻易放弃对此长期均线的争夺。1540点还是3月行情的起点,指数正是在突破该位置后奠定短线强势,1480-1540点之间有较为密集的成交,对指数形成一定支撑。此外,三角形整理形态被击穿后,短期也应当产生一个拉回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资金仍抱有头肩底的判断,在指数到达左肩底部即1515点-1550点区域时,这部分资金将有较强的抄底意愿,从而推动指数企稳反弹。由于在前期下跌过程中成交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空方用很小的能量完成了连续杀跌,但真正能出逃的资金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有一个反弹的机会,务必令市场在已达成的一致意见上出现裂痕,形成一派看调整、一派看右肩强反弹的局面,否则在下跌空间明显窄于去年振幅的情况下,场内资金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撤退机会。
"科技概念"技术性的反弹动力不能持久
个股尽管仍有局部性热点不断涌现,但前期热点亦在不断退潮或进入高位震荡,从而牵制指数维持整理;目前,多个板块均进入同步向下的震荡周期,令大盘承受持续的调整压力。由于部分个股已经过连续杀跌,短线的走稳应有助于指数回升,但长期压力将无法避免。尽管在周五的反弹中,部分多年连续阴跌的老庄股在"科技股"的旗号下领涨大盘,但他们基本属于"科技概念"中最不纯净的一部分,技术性的反弹动力不能持久。美国股市上科技股最近的上涨直接受益于科技公司业绩的快速回升,而目前的炒作则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嫌疑。
资金运作趋向短线化
资金利用市场在牛市中形成的"抢反弹"心态出货,亦表明资金运作趋向短线化,走势缺乏反复性的结果,令热点难以实现平稳转换,指数自然是大起大落,无论是顶部还是底部都比较尖锐;而在高低点之间,则处于热点的持续炒作期,指数也保持非常连贯的升势或跌势,因此震动将是快节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