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一周B股市场观望气氛极为浓厚,振幅收窄,成交锐减,其中深沪B股周一均创下了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以来的地量。故预计节后B股大盘仍将在5日、30日中短均线间作平台蓄势整理。B股自去年向境内投资者开放后,境外投资者激流勇退,使得B股市场的定位愈加尴尬,目前B股市场陷入了在A股市场及香港H股市场狭缝中求生存的窘境,即内有A股市场,外有H股市场。
因此B股第四季度的走势仍取决於未来政策面取向、A股H股市场走势等诸多因素。从政策面看,目前A股市场是内地重点发展的资本市场,且缺乏境外投资者的参与,若大力发展B股市场,不仅会导致重复建设、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会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也为以后AB股合倂增大难度。近年来多种迹象表明,目前管理层更倾向於把B股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因此B股定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出现有效的突破,因此预计第四季度B股在消息面仍将处於真空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近日来,美国股市在战争因素以及众多企业发布的季报获利警讯的影响下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其中美国道指创三年来新低,纳指更是创六年来新低,受其影响港股及H股均大幅下挫,股价联动效应较强,而目前平均股价仅B股三分之一的香港H股仍将对B股构成了较大的比价压力。此外,由於战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有可能继续攀升,目前原油每桶再度上破30元大关,再创一年来新高,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资金面看,B股市场自境外机构淡出后,目前场内资金多是境内散户投资者。持股者多为深度套牢,而场内资金也多是一些星零中散户的补仓资金及一些短线的投机诱多资金,因此B股在急跌后虽可能出现如七月初的短线诱多上涨行情,但受A股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场内资金难以推动B股走出一波大行情。从历史走势可知,B股要走出大行情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政策换空间,即有重大政策利好刺激,如去年2月的B股开放政策;二是空间换空间,即B股超跌严重,B股向上有足够的运行空间,如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B股曾一度急泻,股价不足同股同权A股的五分之一,从而引发了1999年初的大行情。而目前B股平均股价已上涨至其同股同权A股的53%,且B股筹码锁定,交投稀落,股价缺乏运行空间及弹性空间,故根本无法吸引大的资金介入。B股这些特性使得B股大盘激情过后,往往会陷入漫长的箱体震荡、重心上下浮动的走势。日K线组合显示,今年七月大盘上冲箱顶受阻后,盘跌下探支撑,平衡震荡格局渐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