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业绩预增
7月16日,四川长虹(相关,行情)电器股份(相关,行情)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了2002年半年度业绩大幅增长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2002年上半年,四川长虹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经初步测算,200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400%以上。
四川长虹上年同期业绩数据表明,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056.74万元,每股收益0.01元/股,按400%增幅计,长虹今年中期业绩净利润应为8226.96万元,每股收益当在0.04元。
对于中国家电企业的龙头而言,这一业绩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数字,但是它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中国家电企业业绩突围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消息一经披露,家电板块就为之一振,四川长虹、深康佳(相关,行情)、ST厦华(相关,行情)等股价走势明显强于大盘。
长虹公告认为,其业绩取得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家用电器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长虹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增强新品开发力度,加强高端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结构调整,赢利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等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彩电、背投、空调、电池、视听产品、网络产品等公司主要产品受到海外市场的高度认同,出口增长强劲。
四川长虹也许只说出了业绩上升的表层原因,但事实的确表明其所处的行业在回暖。宏观数据表明,彩电行业今年一季度生产量累计1244万台,同比增长38%;销售量累计1413万台,同比增长34.2%。其中,累计到4月份全行业彩电出口已达420万台,同比增长23.4%,占全部生产量的22.4%。
出口增长吹暖风
经历了2001年整体“滑铁卢”后,家电上市公司业绩好转的苗头从今年一季度报告中已经初见端倪。如2001年亏损15亿元的ST科龙(相关,行情)首季实现盈利1058万元,增长157.5%;2001年亏损近7亿元的深康佳首季盈利1600万元,同比增长10%;亏损7800多万元的ST厦新(相关,行情)盈利2172万元,增长235%;海信电器(相关,行情)2001年亏损1700多万元,今年首季实现净利润1414万元。随着行业面的回暖,家电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明显好转,2002年一季度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出现扭亏为盈,达到0.029元,亏损家数也从10家减少到4家。
业内人士认为,家电企业初步扭亏,一是因为各大企业在周转速度和费用控制两个关键环节上下足了工夫,从而获取了应有的行业利润空间;二是加大了海外市场拓展的力度,出口量强劲增长。
据信息产业部和家电协会的统计资料,2002年一季度家电出口额超过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大家电出口占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空调38.2%、冰箱30.4%、洗衣机12.4%,出口成为拉动国内家电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也有人士认为,2001年不少家电企业通过大幅处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等方式甩掉经营包袱,是目前由巨亏转向微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预计,今年中期业绩将会好于2001年下半年,但2001年的巨亏主要是下半年出现的,因此今年中期业绩与2001年中期相比,提高的幅度有限。
结构调整是根本
从家电企业上半年的经营情况看,适时调整企业战略是它们走出低谷的根本原因。
海信电器去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踩雷”计算机。2001年年报显示,海信计算机公司亏损额1767万元,几乎是海信电器亏损额的全部。为摆脱亏损源,海信毅然割袍断袖,6月中旬将海信计算机有限公司80.67%的股权以3673.63万元的价格转给大股东海信集团。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5月份,海信集团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6%,利润同比增长37%,出口收入增长48%。而海信电器LCOS数字液晶背投电视也研制成功并一次性通过了省级鉴定,据称,该产品以先进的光电子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填补了世界背投显示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
厦华自1999年提出把手机、电脑两大业务列为和彩电生产并重的支柱产业,并尝试多元化经营后,手机业务就成了其亏损的罪魁祸首。2000年厦华手机产销量仅47万台,2001年68万台,在国产手机中排名第四,与原先年产200-300万手机目标相差甚远。据统计,2001年底厦华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已成-6600万元,到今年的3月底,整个手机业务亏损近1亿人民币。在此情况下,厦华将产业方向重点转向数字式高清晰度彩电,并期望以此来推动公司产业升级。据称,厦华数字式高清晰度彩电的利润率很高,大概在30%-50%左右,厦华希望在2002年其高端产品能够达到总销售金额的30%,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占到70%。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使厦华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26.85万元。
与厦华不同,ST厦新摆脱困境,靠的却是手机,康佳也将手机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厦新电子(相关,行情)主要从事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在市场恶性竞争中盛极而衰。但是随着去年年底“会跳舞的手机”——厦新A8及A8+大规模推向市场,厦新便不失时机地将其主营业务定位于手机。今年一季度,ST厦新拿出了一份亮丽的季报:2002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达2172万元,同比增长235%,每股收益为0.06元,一举扭转了亏损局面,其中手机业务占据利润的60%左右。
随着外销市场的回暖,深康佳一季度盈利1600万元,前5月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预计中期有望继续盈利。随着“超级芯片”电视的热销和29英寸逐行扫描高清晰度电视的走俏,彩电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前5月的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2.3%和32%。而一度为该集团带来巨大亏损的手机业务今年有了新亮点,正在成为其战略转型着陆点之一。今年康佳先后有3款GSM手机和两款CDMA手机问世并成为畅销产品,前5月的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17.4%和100%。今年康佳手机定下了200万台的目标,意味着康佳瞄准了国产手机第一阵营的位置。而来自康佳内部高层的消息称,康佳集团已将手机销售收入在整个集团营业收入中的比例从年初的10%提升到40%左右,手机提供的利润很可能占据集团总利润的半壁江山。
格林柯尔入主科龙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今年三月份随着空调市场的启动,ST科龙盈利达到6000万元,弥补了前两个月共计5000多万元的亏损,一季度实现了扭亏,盈利1078万元。在空调方面,科龙充分挖掘多品牌的优势,而通过技术革新,今夏主推的科龙双效王空调在高端市场上也取得不俗业绩。在冰箱方面,科龙以“分立多循环”冰箱、电脑冰箱等主攻高端市场,刺激了科龙、容声冰箱的销售。据6月中旬的最新统计,今年以来科龙冰箱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30%,而平均售价较去年提升13%。
但科龙是家电行业中后势最不明朗的一家,综合来看,科龙今年要想扭亏为盈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首先,容声集团全身而退之后,仍欠着科龙9.12亿元;其次,国内冰箱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并没有缓解,在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格林柯尔入主后的管理层能否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带来实质性变革,目前还不能最后确定。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来,去年亏损的代表性家电企业中,除山东小鸭电器(相关,行情)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2360万元之外,大部分都已开始盈利。除此之外,青岛海尔(相关,行情)、TCL(相关,行情)、创维、春兰股份(相关,行情)、粤美的(相关,行情)、格力电器(相关,行情)、小天鹅(相关,行情)等由于基本面与上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生产经营相对稳定,预计中期业绩同比变化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