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盘过后,正当投资者担心反弹要宣告夭折时,金融板块午后横空出世,宏源证券封死涨停,带动其他金融类个股大幅上涨,力挽大盘于跌势,让市场看到了大盘继续反弹的曙光。首先,金融股的走强是与该行业2002年度转暖的大背景相关的,只不过在当前的时机走强显得有点敏感。在基本面改变的前提下,相信金融股的走强不会是“一时兴起之作”。证券业方面,2001年由于行情的低迷,除宏源证券外,其它上市的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量下降幅度都大于整个市场。
宏源证券取得相对较好业绩,除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外,也与因重组而新增的几个营业部有关。从证券业务来看,四家以证券为主营的上市公司2001年利润大幅下降。但到了今年,特别是停止国有股从证券市场减持之后,两市的成交量巨额放大。对于以证券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上市公司,随着下半年股票交易量的大幅上升,经纪收入的贡献率、自营收入的贡献率都有望提高,并实现扭亏为赢和增加盈利。2002年债市品种会增加,企业债、金融债规模将扩大,证券业在债券方面将存在不少业务机会。因而六家上市公司2002年业绩可谨慎乐观。银行业方面,相关报告显示,2002年补充资本金的银行将会取得较高成长率,如民生、深发展、浦发等股份制中小银行的发展速度继续高于大银行。
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吸引外资参股,以求快速提高管理水平。上市的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也在作引进外资的准备,制度大创新正在起步,使得股份制银行存在外资并购的预期。这也是2002年基金大幅增仓招商银行、深发展、民生银行的原因。信托业方面,在新的《信托法》指导下,信托业获得了新生,集融资、放贷、证券投资、产业投资、资金信托、公益投资于一身,同时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信托公司,开始受到各方资金的追捧。
其次,从题材和政策面的角度看,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让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一直是经济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去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当天,国家计委下发的《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和此前国务院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扫除了障碍。两个文件表明政府在银行业是否对民间资本开放问题上作出了新的规定,因而不排除以后有相关细则出台的可能性。新希望集团和中诚信与福建有关方面签署了斥巨资重组福建国投的新闻已经让人看到了一点眉目。二是外资并购概念。虽然深发展发布了澄清公告,但是并不意味着银行业的外资并购和合作会停止。近期关于金融业成为台湾投资大陆的下一个热点的讨论也不绝于耳。长期致力于研究两岸经济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教授认为,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因此台湾金融业也会把这一地区作为进入大陆市场的首选。特别是正在努力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将会吸引更多的台湾金融机构。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论是外资和内资银行的合作还是并购,相信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掀起波澜。
尽管后市金融股的走势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至少看到,在市场反弹行情中敢于大幅拉升,这种勇气和实力是让人佩服的。对于刚刚冒出来的龙头板块,理应保持一份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