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尚在“经验底”或者成本区间,大家善能同甘共苦,但一旦脱离成本区则又是另一回事!此外就是经验主义认为年底建仓,从来年看一般不会吃很大亏,当然这是从老经验出发,未必总是有用。如果市场始终进行跌后再涨、涨后再跌,那么市场就会越炒越,最终也许还会因滑头过头,因投机失败引发较大危机。
单纯地“救火”是不行的。无论中国经济、还是中国股市,我们到底要的是“炒风”盛行、浮躁夸张?本栏认为还是平稳增长?而且最重要的是将风险防范看得更重,如此我们才能在风险莫测的市场立于相对不败之地。经济生活中目前尚且已经绝少暴利行业、也没有绝对的垄断利润,这就决定了股市中也很难有不买或迟了再买而后悔莫及的事情。过去年代无论经济生活还是股市,我们已经遍尝炒作过度的苦果。进一步推断,想一想,如果你的钱在股市被输得精光,但结果生活中你的支出,尤其是那些大件支出,如购房、汽车、包括车牌号码等等却拼命涨价,作何感想,另外大量投资者市值减少,购买力降低之后,能够持续维持高房价、高车价、或高牌价吗?用经济学里的话是先通货紧缩再通货膨胀,如此是对经济和老百姓有双重打击!!!对股指的高度保持一份审慎态度,在经济生活中也不能一味迎合那种“唱高调”而脱离现实实际的夸张炒作: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均需要“平稳增长”---平安是福!
自然,股市中不存在绝对真理的事情,你看到了庄股跳水,以为股市中人全都缺乏信心和实力,但有的“天外来客”就是不跌,当然如果你贸然绝对看多,一味追涨,结果你会从那些庄股跳水中感到丝丝寒意。这就是目前我们现在每天面对的市场的真实情况,不要绝对看多、不要笼统看空,应树立阶段性或局部甚至大浪淘沙的概念,如此我们行动才有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相对而言,下跌多了,筹码松动了,散户手中有了钱,机构手中也有了钱,如此上行就有了力量和基础,反之一旦有几天晴天,于是大家期望值变高,你买了、我买了、他买了,机构也买了,那么轿中人一多,股指或股价自然下跌,进一步又产生心理暗示作用,引导市场加重情绪化操作,就是这么简单!上涨和下跌就是因为预期改变导致“筹码和资金双向流动”后才产生了弹性!我们只有心理上“超前感知”、行动上“审时度势”、结果中“因势利导”才能进退自如。
实践出真知:“月亮走、我也走”,心跟着感觉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