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马柯维兹创立现代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以后,没有一种投资原则比分散投资或多样化投资更受人推崇了。但很少有人充分认识到其过犹不及的坏处。把鸡蛋放到太多篮子里,一定会有很多鸡蛋没放进好篮子,而且我们不可能在鸡蛋放进去之后,时时盯着所有的篮子。在此,我们需要告戒投资者:投资应该相对集中,持股不是越多越好,持有二十只以上的股票是不合理的,科学的持股票数量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量来决定。
有些投资者被过分灌输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总是害怕一个篮子里有太多鸡蛋,以致于买进太少自己彻底了解的公司,买进太多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公司。他们似乎从没想过,买进一家公司的股票时,如果对那家公司没有充分的了解,分散投资远比集中投资还危险。
那么,分散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呢?这有点个像步兵架枪,两支枪的稳定程度,一定不如架五、六支枪,但五支枪的稳定程度绝不会输给五十枪。当然,架枪与股票之间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架枪的稳定程度与步枪的品种没有关系,而分散投资效果与股票的特质有很大关系。由于股票内部多样化程度不一,我们很难制订一套一成不变的规则,但投资者选股时应以自己了解的股票为原则,同时充分兼顾行业、板块间的关系。根据我们的经验,100万元以下的资金不宜太分散,选二到三只自己了解的股票就足够了。
一般而言,分散投资分散了风险,同时也分散了收益。有些投资者喜欢买许许多多的股票进行分仓操作,这样做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好之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股票不可能同时上涨,投资者经常抱怨的事情是,手中的股票有的涨了,而有的跌了,跌去的损失需要涨的股票来补偿,而实际利润并不高。
行为理论告诉我们,股票越少,越容易管理,在行情不好时,容易清仓,而在谷底,则容易抓住获利机会。
为了追求最高的投资回报,投资者还应在相对集中的前提下,进一步集中。这就是说,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中,有一只表现非常出色时,应把手中其它的股票卖出,集中持有这只股票。这也是骑"黑马"的很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