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4日,各大媒体公布了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的特大利好消息。给证券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兴旺与繁荣昌盛,两市成交1060多亿元,创下了单日成交最大的历史纪录;两市大盘指数升幅都超过9%也是十分罕见的。
在目前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有其内在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将会十分明显。很值得广大投资者认真思考和仔细琢磨。
一、为什么要在目前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一)按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的话说,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触及到很多改革深层次的问题,会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这些问题需要创造较好条件,用较长时间方能解决,相关政策的把握需要很高的艺术,减持工作的实际操作难度超过了原来的预想。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做出该决定,其稳定市场的意图更是十分明显。2001年10月,管理层曾发出通知,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第五条规定,当时市场出现大幅反弹,但当时只是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五条关于“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众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的规定。而整个国有股减持工作并未停止,管理层仍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研究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今年以来,虽然有关国有股减持的消息有所减少,但由于投资者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担忧,整个股市运行地一直十分疲弱,今年6月大盘曾两度跌破1500点的重要支撑位,市场形势已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在大幅度降低印花税、降低证券交易佣金、努力培育机构投资者等一系列组合利好都不能振兴证券市场,恢复市场人气和信心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似乎发现中国证券市场萎靡不振的症结在与悬而未决的国有股减持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此次国务院的决定,意味着整个国有股减持工作的全面停止,将从根本上改变投资者对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担心,对恢复投资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除了停止国有股减持的消息外,昨日还同时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令市场反感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问题将得到控制。这与国有股停止执行构成组合利好,对增强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肯定国有股减持问题是影响长线资金进入股市的关键因素,尽管目前市场上场外资金环境十分宽松,但进入股市的资金则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国有股减持问题的不确定性,使得长线资金一直不敢进入证券市场,市场上投资者的心态也日趋短期化,长此以往,证券市场的重心将不可避免地逐级下移。此次,财政部、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实施方案。这将给长线资金入场操作带来空间,将成为一项吸引长线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重要举措。停止国有股减持,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社保资金面临的实际情况。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后,为了增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力,除继续采取国家财政增加拨款等方式外,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划拨的国有股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
受其影响,股市出现大幅扬升行情是可以预期的,市场上的多弱空强的势格局有希望将从根本上改变。但普涨行情之后,市场的热点有可能出现分化,已经开始走强的深圳本地股、次新股、高送含权股、低市盈率绩优股应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