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两市的传媒上市公司只有7家,其中具备完整传媒概念的上市公司更是屈指可数,电广传媒就是这样一家传媒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三大领域,近几年其依托湖南,开拓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市场的成果显著,目前已经进入强势媒体范畴。
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策划代理,占收入总额的74%。公司的广告市场占有率在湖南达到60%以上,而业内广告代理向强势媒体集中的趋势又使这块业务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从财务角度看,公司2001年完成主业收入同比增长19.74%,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47.5%,净资产收益率也大幅下降到3.28%,明显出现了收入增长与利润增长的不同步现象。另一方面,公司2001年资产负债率大幅提高,同比2000年上升了21%,这一变动导致总资产同比41%的扩张,运用杜邦财务分析式计算得到2001、2000两年的资产收益水平分别是1.8%和4.8%,可知当年若不是加大了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业绩无疑将会有更大的下挫。有“传媒骄子”美名的电广传媒难道业绩会“变脸”?
我们从各种公开资料中,尚找不到公司主业出现倒退的理由,财务上的深度分析也表明,公司主业的毛利率并没有下滑,基本保持稳定在50%左右。吞噬营业利润的主要是三项费用,其中管理费用竟占到营业利润的74%之多。一般来说,管理费用的高企通常是公司新项目处于市场开拓期,营运指数也有提高的缘故,由此可以推断公司主业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在收益质量和赢利能力上有所提高。那么,公司业绩缘何会出现大幅下降呢?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传媒业一直受到政府的垄断保护,行业内存在较高壁垒。而入世后依据我国关于服务贸易条款的承诺,海外的传媒巨子将纷纷抢滩国内传媒市场,传媒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依据目前的情况,我国传媒上市公司无论在规模上和经营效率上都无法与国外的传媒巨子竞争,这就对国内传媒业业内的资源整合提出了迫切要求。顺应这一趋势,电广传媒从2000年开始就着手大力度进行资源整合,如对湖南卫视实施整体搬迁,进行了大规模、高档次的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使固定资产投入剧增,而2001年更是进入高峰期,当年湖南台建立了总台,着手整合了七个频道,完成了全台向金鹰大厦的整体搬迁,并建立起了目前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总台新闻制作中心、播控中心与大型综艺、晚会节目制作演播区。这一系列的投入为壮大湖南电视的综合实力、提升湖南电视的品牌和竞争力、为适应中国入世之后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自2000年11月募集资金后,截至年底,已完成电视网络项目投资67838万,进度达到78%。今年3月,网络分公司又凭借所拥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优势与中国联通湖南分公司合作,面向各市(州)、县的有线电视用户提供165国际互联网宽等带业务,此举标志公司正式进入了电信增值业务,使公司“三位一体”的经营格局逐步形成。事实上,季报披露今年一季其主业利润同比增加72%,已经传递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信息,即公司前期投入已开始产生效益。总体来看,公司在营造大传媒格局方面前途光明,也许业绩的下滑只是春天到来之前的短暂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