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面临结构性调整,将产生怎样的局面还难以预料。但股民朋友们在这转折关头,努力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以利再战则显得十分必要。买什么股赚了钱,买什么股吃了套,这样的事司空见惯,倒不必细加计较,最重要的是在思路上理一理有什么值得反省的?以笔者愚见,好像有这么三条值得记取。一是经常出现“物极必反”现象,这是难以改变的市场规律。从333点到2200点,几度大起大落。行情总是在悲观绝望中爆发,在人声鼎沸中下降。最近媒体上到处有人讲,近13年是中国的经济最繁荣的盛世。因此,股市上有涨有落是正常现象,若只跌不涨就不正常,而且总体上走牛是正常现象,总体上每况愈下是不正常现象。
以前1500点是顶,现在1500点是底。当股指跌到1500左右就应当有物极必反的现象,有可能会报复性上冲,至少应当有报复性反弹,再在1500点左右放空,有无必要,值得深思。
第二是随大流注定吃亏。一个成熟的股市中,1/10股民盈利,2/10股民持平,7/10股民亏损,属于正常。而我们这儿经统计,近几年来盈利的只占5%,持平的只占9%,其余为亏损户,正好打个对折。如果今后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也至少要翻一番。在成熟股市中都有70%的股民亏损,这意味着不能随大流。在我们这个不成熟的股市中86%的人亏损,更说明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做法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跟着多数人的感觉炒股,非亏不可。以最近半年的情况为例。“6·24”井喷行情出现后,大多数股民心热手痒,抢着入市,结果吃套。不仅散户吃套,连大多数基金机构也吃套,从1740点以上一路跌至1500点以下,教训是大的。而最近许多利好消息纷至沓来,结果并没引出大多数股民向好的愿望,相反是一片“逢高减磅”之声。相信这些出逃的股民中,还谈不上得利,而仍属于割肉性质。如果出去后不及时回补,而是持币观望的话,会不会又错过一次中级行情?86%的亏损户不就是在这种不理性的进进出出中造成的吗?
第三是随机应变应当成为炒股的“重中之重”。股市交易的“易”字很有讲究。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月”,表示天地阴阳变化无穷。中国有本最古老的文化经典就叫《易经》,“易”意味着变化。股市中变化之多想必大家都早有体会,但变化也有大、中、小之分。某只个股的价格变化是小,而整个股市的结构调整的变化是大。现在大家已面临着一个大的变化,心理上有无应变的准备呢?有许多人害怕变化,并且喜欢强调“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懒惰哲学。如果我们的老祖宗也这样想,说不定就不会由猿变成人了。自从由猿变成人后,人类社会就一直在变。有变化就产生各种机遇,所以随机应变不仅有助于适者生存,而且往往可能趁机发点财。随着QFII的实行,股市里的1000多只股票很可能要重新排座次,这里面就有机可乘,就看谁能慧眼识英雄了。
来源:[信息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