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周小川主席在上海关于证券市场政策基调别开生面的讲话,引发市场强劲反弹,指数从1455点一举回升至1540点,市况由空头一统江山转向多空平衡格局。后市行情能否赋予几份希望?
政策与市场继续角力
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具有爆发力强,但时效性短的特点;市场意愿则有水滴石穿的穿透力,且周期长。所以对投资者来说,政策取向与市场意愿同等重要,不敢厚此薄彼。我们的股市较之西方成熟股市,政策市特征相当浓厚,历史上暴涨或暴跌之际均会招来政策之手干预。远的不说,2001年10月下旬,指数跌至1500点及至今有形之手为了“促进市场稳定”频频出招,政策利好筹码层层加重,先后出台暂停国有股减持,降印花税、减息,调低佣金及新股市值配售等利好,但指数却以1500点为起点划了一个圆圈,且于6月3日再度破位1500点。政策利好效应明显呈减弱状。从历年政策效应对股市的影响力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策影响力与股市规模成反比,即小市场状态股市较为温驯,政策影响力大;大市场状态,股市渐露桀骜不驯的特点,政策影响力渐弱。
资金性质决定波动范围
唯利是图是投资者的本性,其实政策影响力的强弱变化不仅与股市规模呈反比,而且与指数水平也呈反比状态,即高指数政策效应弱,低指数政策效应强。例如1994年325点时,管理层出台三大救市政策,一个半月指数就上冲至1052点。因此,今年6月6日周主席的一番讲话,股指即刻从1455点急升至1521点,该日阳线实体长达63点,亦说明1500点以下有唯恐踏空的燥动力量,或者说1500点以下盘子较轻。
仔细分析6月5日—6月11日,收盘指数由1462点上升至1530点期间,强势股的构成,可以判断推动大盘重返1500点上方的资金性质。笔者对上述时间段,指数上涨4·65%期间,取样涨幅前15名个股(涨幅在17%—12%)作过分析。发现强势股主要有PT摘帽股(航天长峰(相关,行情)等3支),亏损股(桦林轮胎(相关,行情)等5支),不再增发股(锦州港(相关,行情)等2支)组成,且期初价在10元以下的有10家之众。这表明1455点回升至1500点上方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追捧题材性的资金,即战术上立足于短线而不是中长线,是部分存量资金的空翻多,增量资金几乎无。一千五百点是平衡中枢
根据成交量分布来看,1600—1700点是交投密集成交区,而1339—1693点的半分位又在1516点,以及去年10月下旬至今,指数在1500点一带或跌破1500点,政策必施于援手等情况,综合比较可以得出,1500点将是多空平衡中枢。在市场没有滋生新的热点前提下,1600点以上抛盘将会渐涌,且很难想象有推升指数跃过1700点的动力。1400—1300点将是大底部区域,指数在该区域停留的时间将较为短暂,且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很难从容拣筹码。同时鉴于制约市场的矛盾存在,即指数趋低政策之手仍有出招可能,在“稳定是基础”的基调下,很难评判管理层可调动的政策资源什么时候枯竭。同时上市公司效益逐年滑坡又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1170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3元,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中国证监会调查小组进驻天津磁卡(相关,行情),或多或少表明绩优公司诚信风险依然存在,股市的长线投资价值令人置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半年股市平衡市特征较为明显,以1500点为中枢的震荡整理时间将较长。偏离该平衡点距离越远,回抽力度越大。战术上应侧重题材投机,而非价值投资。重组股、题材股、低价股继续会有上佳表现;而绩优股、蓝筹股、大市值股乏人问津的现象还会延续。该结论令书生迷惘,但事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