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本站从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获悉,国务院已决定,自2002年6月23日起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受此消息刺激,周一早盘沪深股指大幅上扬。经过早盘两个小时的大幅换手,沪深两市的突破走势已初步成形。由于此次政策面的突变与过往几次大不相同,因而时下的飙升走势就此引发沪深两市中级反弹的可能性极大。至早盘收市沪指以1683点报收,半日成交344亿元;深指狂升257点,以3438点报收,半日成交242亿元。从两市日K线上看,沪、深股指均已突破了年初的箱形整理区间的反压。
与过往几次由国有股减持所引发的行情有着本质区别的是,此番终止国有股减持试点已彻底消除了投资者对于减持会分流二级市场资金的担心。为了便于投资者操作,我们不妨先对前几次监管层调整国有股减政策时市场的反应做个简单的回顾:
同样的政策不同的行情
国有股减持政策自2001年6月推出以来,一直就是影响证券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去年年中该政策的横空出世曾直接导致了了沪深两市近一年多的调整,而其间该政策出现的几次插曲更是值得大家回味。
第一次、千呼万唤的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1年10月23日,在股指连跌四个月之后,监管层突然宣布暂时停止国有股减持的试点工作。当日沪、深股指双双走出井喷行情。当天沪指以1642点高开,较前个交易日大涨120点;深成指以3423点高开,较前个交易日大涨381点。至终盘两市共成交289亿元。但这突然出现的利好未能够扭转业已形成的熊市,经过两天的急升之后,这一短暂的反弹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重压之下的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
短暂反弹之后的继续调整,使得市场人士对于国有股减持如何做到三公的大讨论开始展开,迫于这种压力,管理层终于在2001年11月初做出了向社会公开征集减持方案的决定,但市场好象并不领情,当天股指跳空高开之后未能强势上攻,终盘以长阴报收。当日两市共成交200亿元。
在股指突破了1514点由暂停国有股减持政策推出所形成的政策底之后,有关国有股的讨论已变成如何减持的讨论了,由此看出投资者已对减持地推出做好了心理准备,此时管理层也顺势于2002年1月26日推出了“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由于前期媒体对这一问题的大讨论已使投资者有了心理准备,因而此番消息出台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很大。股指双双平开之后虽然继续走低,但只在两市的日K线图上空留了两条成交超过200亿的中阴线,且作为其副产品一个阶段性的底部也就此形成了。
第三次、横空出世的停止国有股减持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消息一经公布,两市股指应声而起,今日早盘短短的二个小时内沪深两市共成交近600亿元,沪指更是在日线图上留下近百点的跳空缺口。
以上资料由搜狐财经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