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大盘成交额继上周五锐然缩减后,本周初期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低量水平,其中沪市A股成交额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在100亿元以下,而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额更减到80亿元以下,这个成交额水平又回到了今年4、5月份期间的成交额水平。成交额的急剧缩减虽然反映出持筹者的惜售心理,但同时也反映出持币者浓厚的观望情绪,可能会使盘局维持更长的时间。
近期大盘出现缩量盘整的技术面原因主要是在多次冲击前期高点无功而返后出现破位下跌走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场外资金的观望情绪。上周上证指数(相关,行情)1700点失守后,5日、10日均线又先后告破,昨日盘中又跌破过20日均线,因此,多方可能被迫将防线退到30日均线附近。
近期盘局的出现以及多方不断退守的走势,从市场面分析,主要与市场热点未能有效切换到中高价股有关。尽管市场普遍认为,在低价股上涨到一定的高度后,下一步的热点将是中高价股。但近期市场的实际情况是,虽然部分有主力介入的中高价股有所活动,但更多是以个股行情为主,没有象前期低价股那样出现明显的领涨龙头,因此也没有产生明显的板块效应。这可能说明目前的市场状况还不适于将中高价股行情进一步推向深入,这一现象是否反映出目前市场存在着“恐高症”,还有待观察。此外,如果分析去年6月股指回调以来分别于去年10月、今年3月和今年6月出现的三次上涨走势,可以发现这么几个共同的特点:1、出现在重大消息公布之后;2、出现在持续下跌之后;3、领涨股都是低价股。而且在消息面的后续力量不强的情况下,每次上涨之后大盘不是呈现为“牛皮整理”格局,就是重归下跌之路。这种现象可能反映出市场的超跌反弹思路到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改变,从而说明大盘的上涨对于消息面具有相当的倚重。
周三两市在跌破20日均线时,主力启动的还是前期领涨低价品种。由于低价品种在前期高位已经堆积了相当多的短线套牢盘,这一板块短期出现连续大幅上涨的机会将相对减小。而如果中高价股继续维持目前的跟风走势,那么,大盘目前的盘局有可能还要保持一段时期,在此期间,机会将更多地存在于具有并购重组题材的个股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