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市场虽自2001年开始就步入了调整期,但我国手机市场依然表现强劲,以手机作为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的4家上市公司TCL通讯(相关,行情)(000542)、波导股份(相关,行情)(600130)、中科健(相关,行情)(000035)和ST厦新(相关,行情)(600057)今年上半年业绩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确实让投资者感到欢欣。但在欢欣之余,也应正视手机行业日益积聚的风险。
市场需求增长正在放缓。手机市场需求来自两个方面,新增用户的购机需求(以下简称"新机需求")和老用户的换机需求(以下简称"换机需求")。由于二手机市场的发展、走私手机的存在以及一机多卡现象,我国新增长100个移动用户,引起的手机需求只有56.7部。又由于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没有能够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业务促使用户换机,以及人们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不多,导致了我国的换机需求比率只有11.82%,即100个老用户中一年里只有11.82个人换机。截至去年底,我国移动用户已经达到1.45亿户,并且据信息产业部预测在2005年将增长到3.40亿户,即平均每年以4875万户的速度增长,但是手机市场的需求增长并不多,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手机市场需求为5781.88万部,只比2001年增长1397.88万部,平均每年新增的只有349.47万部。
手机供给大量增加。我国GSM手机产能2001年就已经达到1.2亿部,而且2002年里仍将大规模增长,比如TCL的新厂房产能就达1200万部;我国的CDMA手机产能也已经达到3850万部,远高于目前市场需求(目前CDMA手机的市场需求仅为几百万部)。而且,随着手机关税税率从12%降低到3%,2002年1--5月我国手机进口已经增至440万部,贸易值高达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106.6%,并且该趋势仍将持续。同时,还有大量走私手机的存在也进一步增加市场供给,并且在短期内走私这个顽症难以根除。
国产手机核心技术缺乏。我国手机上市公司核心技术的缺乏有可能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看到,手机芯片是手机产业链中最核心、也是最赚钱的部分,而且一旦出现与芯片进口国贸易争端或者芯片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手机生产企业就会受制于人。
价格大战硝烟弥漫。手机市场供过于求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手机价格持续下降、手机毛利率不断降低。例如,从2000年到2001年,波导手机毛利率从31.76%下降为27.69%,中科健手机的毛利率从16.63%下降为13.28%。毛利率增长的只有TCL通讯的手机业务,从2000年的23.30%增长到31.25%,但是在2002年该公司手机毛利率恐怕就要降到26%左右。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内市场上、甚至是国际市场上,国产手机的质量和价格将比进口手机更能吸引消费者,市场占有率也定将远远超过洋品牌手机。但是,当国产手机战胜了进口手机的时候,大部分手机生产企业可能也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