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尚未公布,据称与股权接管有关
华晨中国(1114)股份周三开市后仅一分钟就突然停牌,昨日该股仍未复牌,也未公布原因,但消息人士透露,停牌与华晨中国股权接管有关。
消息人士称,准备接管华晨汽车股权的是一家新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晨”),该公司已在辽宁省接收华晨资产工作组处挂牌。新华晨将向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收购其所持有的华晨中国39.45%的股份。而按规定,收购比例超过30%,便需发出收购要约,估计新华晨会向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届时,华晨中国将正式收归国有。
市值达20亿港元
以华晨中国停牌前的1.45港元/股计算,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持有的股份市值达20亿港元。如果按市价收购基金会所持全部股权,新华晨注册资本至少要达到40亿港元。不过消息人士称,新华晨将采取折价收购。
新华晨可能面临资金压力,因为接管的第一笔费用支出,就是仰融遗留下来的所拖欠一汽4.35亿元金杯汽车股权转让费。
■仰融出走美国,留下一堆债务。
华晨系错综复杂
除了融资的问题外,华晨系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也加大了接管难度。
据报道,原属于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间接控股的申华控股,经仰融多次股权运作,已“脱离”华晨系,现任第一大股东为深圳正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基金会目前只保留对华晨中国体系的控制权,即新华晨在法律意义上只能接管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及其关联企业资产。
此前,有关方面曾表示12月底完成接受和收购华晨系资产,现在看来难以实现。新华晨有关人士也证实了这一点。
重整任务艰巨
新华晨在接管华晨中国之后,将面临重整华晨业务的问题。华晨最主要的产品是轻型及中型客车。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今年前六个月这两款车的销售量分别下滑7.8%、5.4%,而豪华客车的销售量更是大跌21%,仅售出3700多辆。
不过重整的关键还是中华轿车项目。该车目前产能有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今年国内轿车出现“井喷式”增长,前三季度轿车的销售量就突破100万辆,中华轿车全年的产销目标却仅为8000辆,所占市场份额非常小。
而华晨寄予厚望的宝马项目目前还未获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