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指数横盘震荡时间的延长,多数投资者的心又悬了起来。恰恰在这时候众多财经网站都刊登了一篇名为“保险资金入市仍然是美梦一场?”文章,让部分投资者本来就已脆弱的心态再次遭遇重重一击。虽然细看相关文章的内容,作者并没有明确得出保险资金入市场是美梦的悲观结论,但市场对对此方面的担心仍是不能消除。相关政策到底如何演变?本人在此想谈自己的的几点看法:
对于保险资金入市,人们一直视《保险法》为最大的障碍。因为1995年10月起施行的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同时还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所以有众多渴望放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人士都将宝押在了今年的保险法事宜上。虽然目前相关的修订草案还没有全部出炉,但从相关权威人士的讲话来看,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仅仅删去了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向企业投资的规定,所以至少从表面上看,保险资金入市的法律障碍没有在这次修订中得以消除,相关人士的失望了就不难理解了。
但就笔者来看,上述信息并没代表保险入市只是一场美梦,至多也只是没有立即兑现“保险资金入市”利好而已,其实这不防碍相关部门在今后推出这样的利好。因为人们所一直以为的法律障碍,其实并不是无法回避或原本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障碍。只要注意阅读相关条款,我们可能注意到,其中有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可运用于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如此一来,只要国务院就“保险资金进入股市”作出相关性规定即可。上次保险资金间接入市购买证券投资基金政策就是在保险法没有任何变动的情形下推出了,就第一次就可以有第两次。同时,国家某项法律的修订肯定是一个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其不可能仅仅因为股市需要利好,就在此方面作出重大修改,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比较被动的局面,相信这不是有关部门所愿意面对的。所以相关保险法草案没有就保险资金进入股市作出明确的改动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
对于保险资金入市的必要性已有众多文章作过相关分析,本人在此已不想重复。需要提醒的是,针对相关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事项已有权威人士放出口风,今年6月初中国保监会财会部处长高艳在沪表示,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可以改善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使保险公司实现资产和负债在期限上的匹配,并有利于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和开发新产品,满足各种层次的不同投保人的保险需求。相信这种放风表示决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更不会是管理层一时冲动,其真正的目的应在于一种政策推出之前的舆论铺垫。当然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仍存有很大希望并不意味着该项政策的立即兑现,其真正兑现可能还依赖于相关部门此项工作的准备程度及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