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自1月29日1339点上升至今,从日K线观察,留下了三个向上跳空缺口:分别是第三个交易日(1月31日)留下1408.05点至1413.22点向上5.18点突破缺口;第十六个交易日(3月5日惊蛰节气)留下1527.40点至1529.30点向上1.90点继续缺口;第二十六个交易日(3月19日)留下1623.88点至1624.29点向上0.41点第三个跳空缺口------继续缺口。 1月31日的突破缺口确立了大盘走出谷底,显示真正的向上突破已经形成,行情将延续新的趋势运行下去,大盘将向形态上端突破,该缺口将成为未来回档的支撑区域,大盘将有一段上升行情,是买入的时机。突破缺口愈大,显示未来的大盘变动愈强烈。大盘向形态上端的突破必须伴有大的成交量配合,上升行情才能够得以持续,果然1月31日沪市成交171亿元,创出了2002年成交量的新高。 3月5日的继续缺口,又称持续缺口(中继缺口和测量缺口)。通常是大盘突破形态上升至下一个整理或反转形态中途出现的缺口。它具有推动大盘加速上升的作用,由于继续缺口大多会出现在大盘运行趋势的中点,因此根据这类缺口可以大约地预测大盘未来的上升距离。对本轮行情上升的高点,如果我们以最低指数1339.20点为起点,继续缺口上沿1529.30点为中点,大盘未来的上升距离可能为(1529.30-1329.20)+1529.30=1719.40点。如果我们以小浪3的低点1494.83点为起点,继续缺口1624.29点为中点,大盘未来的上升距离可能为(1624.29-1494.83)+1624.29=1754.35。 上述突破缺口、继续缺口出现后,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上升行情尾声出现的竭尽缺口------它是阶段性上升行情即将结束的信号,大盘即将进入整理或反转阶段。判断竭尽缺口的判据之一是上升趋势中缺口出现的当日或次日的成交量比近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显得特别突出地放大,而在可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再出现比这个成交量更大的成交量或维持这个成交量水平;判据之二是如果缺口出现的次日,大盘出现高开低走,收盘停留在缺口上沿边缘,就更可以判断该缺口是竭尽缺口。 从时间上推测,3月12日(上升途中第二十一个交易日)和3月29日(上升途中第三十四个交易日)是重要的时间之窗。果然3月12日当日高开1.05点,曾经产生过一个缺口。竭尽缺口往往出现在时间之窗附近,3月5日的继续缺口出现在第十六个交易日,恰巧在三十四个交易日的中央附近。因此,近期内出现的缺口要给予特别关注,上升途中要通过继续缺口和竭尽缺口判断阶段性的高点或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