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央视《中国证券》栏目,连续推出名为清仪的证券分析家所列年报双榜,将上市公司两项指标前十名进行公布,每周一期,现已推出两期。第一期年报双榜为截至2月10日,有63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双榜的第一榜是按税前利润同比增加值排名,宝钢股份(相关,行情)在收购大股东三期资产后,下半年全球钢铁市场回暖情况下,以22.32亿元居排行榜榜首。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韶钢松山(相关,行情)以2.30亿元时排名第三。在第二期2月18日,已公布年报的有95上市公司,按税前利润同比增加值排名两公司仍然保持了第一期排名名次。双榜的第二榜,第一期中以按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排名中,韶钢松山因年末应付项目金额加大,按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排名而以1.86元/股的成绩排在第三名。宝钢股份排名第八;在第二期中韶钢松山仍排在第三名,宝钢股份排在最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两家连续上榜,表现突出。
第一榜指标税前利润反映不考虑所得税税收优惠因素的财务指标,但没有表现出公司规模因素的影响,相对规模大的业绩的绝对值指标会大;而第二榜指标是按实际的经营性现金回收与股本数量的相对表现的,是比较能真实反映公司盈利现金回收保障的指标,已基本消除了公司规模对业绩的影响,因而我认为更具有参考价值。但无论从何角度,前述两个钢铁公司的排名对钢铁行业2002的业绩可见一斑。
钢铁行业中重要的国有企业基本都加入了上市公司的行列,钢铁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比较清楚反映出钢铁行业的基本情况。曾经为国民经济支柱的行业,由于技术逐渐落后国际水平,我国钢铁制业曾一度被列入"夕阳产业",而2002年度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而一系列因素引致了钢铁行业大地回春的繁荣景象。
2002年钢铁行业景气水平整体好于上年,2002年11月达到了近以来的最好水平为112.3。而重要原因还在于我国经济战略发展,机械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的增长等因素。国际与国内钢材价格上涨对行业增长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黑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在2002年业绩有明显的提升。
2001年,全球各国主要钢厂达成协议,5年内将联合减产1亿8000万公吨,使供、需逐渐平衡,带动了原料价格的持续回暖。美国实施"201法案"管制钢铁进口之后,销往美国的钢铁数量锐减,带动美国当地的钢价上涨,且涨势蔓延到欧洲及亚洲市场。第3季以来,OECD主要产钢国的减产效应持续扩散;上半年,欧洲及美国钢铁业也分别减产2.8%与5.1%,使欧美钢铁市场持续供不应求;而亚洲钢铁的需求表现强劲,全球钢市的长期繁荣已经激活。2002年下半年国内钢铁市场价格稳步提升。在国际钢材价格回升的态势下,我国钢材价格也开始出现强劲反弹,6月下旬我国钢材综合价格为3292元/吨,比年初上涨5.65%,其中板材如热轧卷、中厚板、冷轧板涨幅居前,分别达11.7%、10.6%、9.4%。
2002年4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总公司和邯郸钢铁(相关,行情)集团有限公司向外经贸部正式提交了《关于对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的申请》。根据申请,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决定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随后,外经贸部于2002年5月21日发布第30号公告,决定普通中厚板、普薄板和钢坯等9大类17小类48个税则号的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临时限制进口措施。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2002年第48号公告,正式公布对5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最终保障措施。自2002年11月20日起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彩涂板、无取向硅电钢、冷轧不锈薄板(带)等5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最终实施期限为3年保障措施。在此事项中受益的公司主要宝钢股份、武钢股份(相关,行情)、邯郸钢铁、鞍钢新轧(相关,行情)、本钢板、新钢钒(相关,行情)、马钢股份(相关,行情)、川投长钢(相关,行情)。
但是政策是公司业绩产生的外在因素,而真正好业绩还来自于企业的"内功"。技术先进、管理先进、产品质量因素对公司业绩有决定作用。与宝钢股份同时公布年报的首钢股份(相关,行情)的产品销售毛利明显低于宝钢股份,业绩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央视记者的现场调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生产技术水平,及相关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高下,几方面宝钢都有明显的优势。
在钢铁行业总体复苏的时期,还有一部分钢铁企业从钢铁行业中退出,如的浦东不锈(相关,行情)年报2002年公司净利润仅仅283.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0.58%,每股收益只有0.004元。而且,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达到211万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将近40倍,占了公司净利润的74.53%。公司的主营业务明显与钢铁行业的整体情况相悖。公司股东上海三钢公司与宝钢集团将分别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345,671,808股、国家股84,899,814股全部转让给上海上实(集团)有限,这次资产交易完成后,浦东不锈将从钢铁薄板行业转为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泸昌特钢公司于2003年2月16日宝钢集团上海五钢公司将占公司总股本的68.25%的股权转让给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公司的主营业务将由钢铁的生产经营转变为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去年底广钢股份(相关,行情)也进行资产重,重组后公司将退出钢铁冶炼的生产,向冶金物流方向转移。钢铁企业也反映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些公司在中国加入WTO后,由于管理因素,不在政策保护措施范围,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以及给城市带来环境污染等诸多原因重新进行产业选择。而政策保护是有期限的,在未来的3-5年间,我国钢铁产业又必经大浪淘沙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