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导致市场低迷
年终已经来临,但股市走势却未改低迷态势,不断下跌的指数已经逼近今年1月份的低点,其中上证指数(相关,行情)接近1339点的水平;深市12月30日成指再创近期新低(收在2771.01点),深市成指从今年6月底开始已经跌去两成,与上证指数相比,不受新股影响的深成指更能揭示市场已经低迷到了何种程度。从目前的形势看,大盘在目前点位的筑底仍没有结束,继续走低的可能性依然不小。我们认为造成今年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有三:
一是政策面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因为股票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分量还不够举足轻重,所以股市的运行难以与方向性的政策发生良性互动。这一点,国内一位权威经济学家已做过耐人寻味的分析:中国股市的影响力还不是像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大。因此在股市还不足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下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阶段,股市的发展在一些方面必须符合总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国企改革的需要、银行系统结构调整的需要、解决国有不良资产的需要等等。
二是不断增大的扩容压力。继12月17日中信证券发行4亿股以后,上周又有新股皖通高速、北海国发的发行,也有老股草原兴发(相关,行情)、北人股份(相关,行情)的大比例配股和增发,上周六浦发银行(相关,行情)又宣布了增发的消息。而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至12月中旬市场累计融资630亿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近40%,出于对新股发行中时间因素的考虑,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扩容速度肯定要加快,因此临近年关期间扩容压力的凸现使得市场的资金面日趋紧张,从而导致了市场的不断下探。
三是上市公司年报的不确定性。我们从今年第三季度报告可以透视上市公司全年的业绩情况。首先三季度季报显示2002年全年业绩增长已成定局,但2002年的业绩增长与2001年报为历史性低谷、新上市公司的优良业绩抬高2002年均值以及未经审计报表或有风险未完全体现等因素有关。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上市公司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计2002年年报中的“地雷”肯定会很多。从各行业上市公司近期股价的变动看,走势较好的是汽车、交通运输、石油冶炼等行业,这些行业受诸如加入WTO、美伊局势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处于这些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始终缺乏稳定性。而跌幅较大的农林牧渔、公用事业、服务等行业。受通缩和内需不旺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域、不同归口隶属关系的上市公司间业绩差异较大,投资者很难把握,使得投资者对今年上市公司年报不确定性的疑虑进一步加深。
春节前反弹有望
综合多种因素,我们认为明年春节前会有一定的反弹行情出现,上证指数有可能重新回到1400点以上运行,就是说1400点可以看成是股市各方参与者既定的底部。一个原因是融资的需要,如上所述今年股市累计融资只相当于去年的60%左右,2003年市场融资的压力会愈发沉重,按照目前1400点以下的市场状况,显然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直接融资的需要。以最近上市的皖通高速为例,其A股发行价2.20元,发行市盈率12.22倍,皖通高速接近H股的发行价与市盈率均创出今年新低,如果大盘在1400点以下长期低迷,股市2003年的融资额将少于2002年,股市融资恶性循环的局面将难以避免。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机构投资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春节前以上市公司年报为主线的热点将比现在更为活跃,个别业绩发生飞跃的个股有望启动,一些急于自救的机构投资者则会成为这一轮反弹的主导力量。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反弹((1A0001))[[1A0001]]{{国泰君安}}",共找到
0
个相关网页
|